找到相关内容907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玄奘大师所传的唯识佛法的特点(1)

    体性不减,生佛平等,无二无别。譬如众器、波浪,其相虽异,其体则一,或金或水,无有差别,故名理法界。 (3)理事无碍法界,指差别之事物与平等之理体,一体不二。事揽理成故,即理是事。理由事显故,即事...应有胜劣。意谓前七转识及彼心所,既有显著的作用,且其作用有时可可减,能够摄持和培植习气,才是能熏。这就否定了佛果位上的前七无漏净识作为能熏的可能性,因为佛果善法圆满,可能有有减,故非能熏。若佛果也...

    释悟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2261680.html
  • 佛教的“如来藏”思想与婆罗门教的“我”的观念

    。此经中说的如来藏,实际就是指处于轮回烦恼中的众生之佛性。   《不减经》也是如来藏系列大乘经中的重要佛典。该经中说:“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,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,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...100871   “如来藏”思想在佛教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,在近代的佛教研究中极为引人瞩目。这一思想与婆罗门教中的“我”的观念有少相关涉之处。学界对这...

    姚卫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60961798.html
  • 《放光般若波罗蜜经》在中国的传译和影响

    著,不见法有生灭、增减相。经中说:   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以来,不见法有生灭,亦不见有增减,亦不见着亦不见断。舍利弗,诸法不生不灭,不减着不断者,亦无罗汉、辟支佛意,亦道意,亦无佛意,是为菩萨...’王即不听赍经。士行深怀痛心,乃求烧经为证。王即听焉。于是积薪殿前,以火焚之。士行临火誓曰:‘若大法应流汉地,经当不然,如其无护,命也如何?’言已,投经火中,火即为灭,损一字,皮牒如本。大众骇服,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4361922.html
  • “基体说”之基体概念与如来藏、唯识思想中之dhatu类概念

    所依或“依所(依处,gshi)”,[ ](pp.267-268)而在《佛说不减经》则说到“一界(eka—dhatu)”是“根本”与“依止”,即一切法平等、恒常、实有之一界,亦即是法界、法性、真如、...否认,早期一些如来藏经典亦将如来藏甚至真我等说判为佛的了义言教。比如,《大般泥洹经》卷五如来性品第四之二以“真我说”为究竟言教。在早期另外一些如来藏经典如《大法鼓经》、不减经》、《胜篁经》等中,亦以一...

    周 贵 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94361946.html
  • 《顿悟入道要门论》浅释(1)

    大乘者,是菩萨乘。最上乘者是佛乘。又问:云何修而得此乘?答:修菩萨乘者,即是大乘。证菩萨乘,更起观,至无修处,湛然常寂,不减,名最上乘,即是佛乘也。  以上第一层是说法身,只说五法身。在佛法中,...顿悟法门须从根本(即心)修,向外求而向内求;修根本须从禅定修,只有在禅定中才可修得无生心无住心,才能顿悟,才能明心见性。大珠禅师这一见地,是圣解,是彻照迷航的明珠,深刻地阐明了禅定是三世诸佛必经之途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14762084.html
  • 密教哲学的基本论题及其重要概念

    心者,如如法性,相如实际,无分别,缘身心。是发菩提,著诸法,不减异不一。是发菩提,如镜中像,如热时焰,如影如响,如水中月,应当如是发菩提心」。   又《思益梵天所问经》也说:「云何菩萨名...法界缘起。后来辽代觉苑作《大日经义释演密钞》,亦以秘密思议法界缘起观行为一经之宗趣。密教东传,天台宗圆仁据《大日经》及其《疏》,立阿字本生义,并著《金刚顶经疏》,认为《金刚顶经》也讲阿字本生义。...

    吕建福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1862177.html
  • 怎样解读《心经》

    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,自做到如如不动,无受想行识。 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减  舍利子,也可比喻为自我之心性,此言心之本质。  法,不是方法的法,也不是法术的法,这个法字,在...,有可以避免的,有不可抗拒的,如水火刀兵,旱涝饥谨,生老病死离别苦,贪求之心不得等等,人若脱离苦海,登上佛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,为到彼岸,一个学佛者,思想境界达到如如不动,被一切所迷,被万境所...

    妙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14062569.html
  • 佛教之涅槃观

    或名真如。真是非假的,如是不二的,这就是一切法空性,事事物物的实相。众生为什么轮回生死?即因悟法性,颠倒妄执,造业受苦。若修持而悟证了法性,即得解脱。法性是不二的,所以说:“在圣,在凡不减”。『心经』所说的:“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净,不减”,也就是这个。诸法空性,虽本来如此,但无始以来,有无明、我见,净的因果系,迷蒙此法性,像乌云的笼盖了晴空一样。虽然迷了,杂染了,而一切众生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31762864.html
  • 太虚大师的净土思想

    平等真如法性,人初地时能证少分,至于佛位证乃圆满。诸法从本以来之清净自性,非从佛净而净,是故不减,不生不灭,名法性净土。凡愚如此,菩萨、佛亦如此,乃至一草一木一微尘,亦无不如此,无不自性清净。然必...《佛说无量寿经要义》中解释说,净土有二义,其一,“谓此国土,其受有乐无苦,其行有善无染,乃极庄严净妙无上清净之依处也。”其二,“谓菩萨因中依众生心修种种清净之行,而使众生世界清净,以严净此净国土令净...

    陈 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03862943.html
  • 如何落实儿童读经教育

    做到不减,有这种能力。所以学得就很快,他教同学,学生没学会,我已经学会。  我们老师教人,教人很简单,叫你全部精神贯注,你没有听懂,他不会再讲一次给你听。所以他骂你、打你,打了你还给你讲,你就没...:其实这两方面是可以协调的,这两方面是可以同时的。  老教授:容易!  王博士:就是人的心念,人的心念很难调。  老教授:对,非常容易,难在哪里?他们若能放下名闻利养,这些问题就容易解决了。但是...

    净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60363064.html